3月26日訊 18強賽第8輪,國足主場0-2不敵澳大利亞。“新黃河”撰文認為,從比賽過程來看,與其說國足此役被對手擊敗,不如說是自己的主動繳槍。
同18強賽首回合相似,國足再一次面對日本隊、沙特隊、澳大利亞隊收獲三連敗。這三場比賽的比分不同,過程不同,但結果並無差別,這樣的“巧合”已經充分說明:在追趕亞洲一流的道路上,中國足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秋後算賬顯然沒有任何意義,更何況國足目前還沒有完全墜落懸崖。但這場比賽本身有著太多參考意義,如果對此充耳不聞無疑不利於再一次的奮起直追。從比賽過程來看,與其說國足此役被對手擊敗,不如說是自己的主動繳槍。澳大利亞隊從排兵佈陣到臨場發揮都沒有太多驚艷之處,但他們有著國足沒有的制勝法寶:穩定。伊萬科維奇執教的這支國足自始至終都不是一支穩定的球隊。除瞭雷打不動的442體系外,所有的球員與戰術都如量子糾纏般處於不可捉摸的境地。
這場比賽的目標是保平爭勝?沒看出來。否則怎麼能在主力防線臨時重組之後又在後腰位置上突然換人,這直接導致瞭球隊的防守屏障屢屢失控。這場比賽的戰術是防守反擊?沒看出來。否則怎麼主動將塞爾吉尼奧放在替補席,要知道,正是他在下半場的出戰才在一定程度上捋順瞭球隊的進攻。這場比賽要為瞭球迷而戰?似乎也沒看出來。尤其是上半場,與發揮自如的澳大利亞隊相比,國足更像是客場作戰的一方,那地動山搖的支援對他們似乎是巨大的壓力。
從目前的形勢來看,國足隻有將印度尼西亞隊、巴林隊踩在腳下才能夠驚險晉級。隻是,6月5日客場對陣擁有大規模歸化軍團的印度尼西亞隊,國足真的能夠取勝?6月10日主場迎戰海灣杯冠軍巴林隊,國足真就能夠取得3分?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,似乎應該理智地思考一下:我們有什麼?我們憑什麼?